成都商報記者 徐劍簫 李惠
攝影記者 劉海韻 陶軻
到底限多高?
無統一標準
采訪中,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限高桿有2米、2.2米、2.4米、3.2米等各類標準,這些限高桿的高度設置為何不一?設置時參照了什么標準?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系成都市建委、市規劃局,對方均表示道路限高并非其管轄范圍。
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工作人員介紹,如在市政道路上設置限高桿,需向市交管局報備。如果設置限高桿的道路不屬于市政道路,則不需要向市交管局報備。而由于尚無設置限高桿的相關技術標準,目前僅根據限制什么車型來確定限高桿的高度。
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寇翼律師指出,目前我國對于道路限高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過于籠統,相應條款應進一步細化。
限高桿成了“攔路虎”,消防車、救護車等只能“桿瞪眼”……昨日,成都商報獨家報道了限高桿攔下119、120等搶險救援車輛后,引起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已發現的“桿瞪眼”將如何處理?還有哪些“桿瞪眼”?限高桿的高度設置為何不一?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針對這些問題,成都商報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并走訪了大邑安仁鎮、郫縣德源鎮。
“桿瞪眼”·這里也有
大邑
安仁鎮
老街5個出入口
3個有固定限高桿
救援人員稱,出警需要繞行,而老街上的建筑多以磚木為主,一旦起火,很容易發生“火燒連營”的局面。
昨日中午,成都商報記者驅車來到安仁鎮,發現進入老街一共有5個出入口。不過,其中3個都設置了限高2米、2.3米、2.4米的固定式限高桿。
副鎮長王靜濤說,安仁鎮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建設博物館小鎮,設置限高桿是為限制超高、超重的車輛進入核心景區,保證游客能安全正常行走。其次,超重的車輛容易對道路等市政設施產生破壞。王靜濤說,鎮上也設置了環形的消防通道,供救援車輛行駛,不過確實需要繞路。
王靜濤表示,設置限高桿很有必要,不能取締。不過,鎮上會立即改造限高桿,準備設置活動式限高桿,并增設值守人員的值班室,值守人員24小時進行看守,手動控制限高桿的通行,以在緊急情況下,保障救援車輛的通行。
郫縣
德源鎮
4處“桿瞪眼”
救援人員需繞行
救援人員稱,出警時繞行路線至少要多出200米。
在德源鎮老街的3條道路上,一共設置了4根限高桿,有2根標注著限高2.5米,另外2根沒有標識。德源城市管理分局副局長李巡介紹,限高桿處于舊城位置,新城正在建設,大量的裝載車、貨車進入城市,給環境管理帶來了壓力,也帶來了安全隱患。2011年,鎮上設置了固定限高桿。4處限高中,2處為2.5米,2處為2.8米,而2.8米的限高桿標識被沖撞掉了。在設置限高桿時,考慮過消防車等特種車輛進入的因素,告知了他們如遇緊急情況,如何到達事發地。不過,李巡也表示,肯定存在繞路,大約200米。
李巡說,限高是臨時的,建設結束后,會根據建筑車輛進出量,決定限高桿的去留。而活動式的限高桿在技術上不好解決。
“桿瞪眼”·如何解決
1
拆
團結鎮永定社區
年底將拆掉2根限高桿
成都商報報道的郫縣團結鎮一小區設置了10多根限高桿,也引起了市民的關注。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再次聯系永定社區相關負責人,他稱當初設立限高桿的初衷是為了限制大貨車和運渣車,已向相關部門匯報過,這也是應當地居民的要求并討論通過的。
該負責人稱,就目前小區樓棟多、居民人數較多的實際情況,永定社區準備在社區與西華大道沿線、蜀園路相交的2個路口,拆掉2根限高桿,打通2個路口,用以保證進入社區的消防通道順暢。不過,由于社區目前正在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因此需等基建結束后再著手新增消防通道,實施時間在今年年底。
此外,雙祥社區李后全書記稱,小區的限高桿之所以設置為2.2米是經過慎重考慮后決定的,剛好能保證小型救護車通過。
2
改
可升降 特種車輛“刷卡”通行
范例:二環高架入口
成都商報記者就部分限高桿攔住救援車輛一事咨詢了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黃弘教授,據黃教授稱,道路限高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從公共安全的角度出發應保證應急救援車輛通行,而選擇升降式的限高桿則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成都的二環高架也限高3米,但為了方便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通過,高架入口處設置了可以升降的限高龍門架。據悉,特種車輛到達二環高架入口后,只需將卡片在限高桿柱上設置的掃描器上進行掃描即可,隨后升降式龍門架上的限高桿就會自動升起,從而使特種車輛得以迅速通過。
可開關 一旦有事,居民有鑰匙
范例:溫江天府街道梓潼社區
位于金府路和天府街中段之間的梓潼社區也設立了6處限高桿,限高為2.5米。據梓潼社區楊曉梅書記稱,考慮到應急救援車輛能否通過的問題,在小區道路臨近金府路這條主干道一側,都設置了可以開關的限高桿。
這種開關式的限高桿類似一個繁體的“門”字,上端的限高欄桿由左右兩部分構成,通過鐵鏈鎖在一起。據楊書記稱,為了保證遇到緊急情況,隨時都有人能打開限高桿,開鎖的鑰匙不僅社區有,附近居民也有。記者看到,附近的一名商鋪老板踩著凳子打開限高桿鐵鏈上的鎖,前后不到一分鐘。